
大家都知道古人有一种看时间的工具叫“日晷”又称“日规”,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,这东西也就在博物馆才能见到。现在我们看时间相当的方便,手表、手机、MP3/4、电脑等等。这个时钟利用古人“日晷”的原理,将时间照射出来。其实这三个灯是会转动的,最内圆环的灯是秒针,中间圆环的灯是分针,外圆环的是时针。根据灯位置的不同,阴影也会在不同的位置,合在一起看时间就这样照出来了。 什么是“日晷”:“日晷”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。铜制的指针叫做“晷针”,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,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,因此,晷针又叫“表”,石制的圆盘叫做“晷面”,安放在石台上,呈南高北低,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,这样,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,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。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,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。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,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,太阳由东向西移动,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。于是,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,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,以此来显示时刻。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,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,因此,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;从秋分到春分期间,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,因此,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。所以在观察日晷时,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。本文来源于奇趣发现 http://www.qiqufaxian.cn/ , 原文地址:[url]http://www.qiqufaxian.cn/post/1118.html [/url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