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用过一下 Digg,不过对它的排名机制并没有深入探究,当时只是有个粗略的印象,好象排行不是按投票数的,当时想或许是按当天的投票数计算的吧。没想到今天再仔细看一遍,再看一遍,它居然就是按提交时间排序的,和所有网站的新闻更新一个样。
心里对那些所谓的 IT 评论狂骂,有这么不负责的评论嘛,几乎所有提到 Digg 网站的评论,都会说群众的力量,按群众的投票决定新闻的排名,都是什么嘛,简直是人云亦云。(难道最早 Digg 的首页是按投票排的?)
通看关于 Digg 的介绍,只有一篇写得比较到位:Digg.com:投票的动力因素分析,到底是做研究的,虽然后面的理论有点生硬,但是道理说得很明白,而且人家是认真地把 Digg 玩了一下的,不象某些人。文章里提出:“投票来决定首页内容并不是digg的创新(如大众点评网和imdb),但最彻底的投票决定选题的是digg,同时结合了社会书签、blog等功能的也是它”,这句话把 Digg 的优势总结到位了,我就不再画蛇添足了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,既然 Digg 的排序是按时间进行,那么生成静态页面是可行的了。之所以一直没做 Digg,一直担心 Digg 的全动态对服务器造成的巨大负载,看来什么事情都要深入看一下,不要老徘徊在一边。
再仔细想一下,如果我们的 CMS 可以让任何人参与更新,然后再由责任编辑进行审核,把好的内容推荐上去,不就是 Digg 吗。唯一的区别是 Digg 是用户投票决定上首页(实际上资深编辑的投票有更大的权重)。再仔细想一下,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编辑和推荐,然后由管理人员来维持秩序,这个不就是 Wiki 吗?
所以,本质上 Digg 就是一种 Wiki 的应用,只不过它是加入了一些社会化因素,例如参与添加信息的可以让自己的 Blog 得到宣传,自己可以查阅好友的 Digg,自己可以回顾自己的 Digg 记录……如果再给它一个更准确的定义,Digg 是一种结合了 SNS 的 Wiki 应用。
Digg 在国内的应用来说,diglog 是最忠实的翻版,所以看起来最顺眼;大嘴巴是经过改良过的 Digg(不同类别按颜色区分),看起来有些创新;板儿砖是融合了论坛特色的,所以相对更热闹但是略显土气。不过整个来说,看来起来都很惨淡,首页上显示着几天前的更新,Digg 的数量在10以下。
再对比一下驱动之家和 cnBeta,就发现区别太大了,虽然这两个一个是1.0 一个是半2.0(cnBeta需要编辑审核),其中 cnBeta 更是处于颠峰阶段,看上去势不可挡。如果 cnBeta 再加上 2.0 呢,腾飞两个字怎么写?
所以技术和理念并不是最重要,经营团队才是最重要的,新时代的一流内容网站应该是这样的:一流的运营团队 + 积极的参与人群 + 先进的技术理念。
所以,正天、Jack、Jam,还有 You,5D 明天的辉煌就仰仗各位了。